河北地质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是怎么上课的?
来源: 河北地质大学 时间:2025-05-13 10:36
河北地质大学同等学力申硕的授课方式
河北地质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高校,其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吸引了大量在职人员报考。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同等学力申硕的授课方式更注重灵活性和实用性,兼顾学员的工作与学习需求。课程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具体安排因专业而异,但整体遵循“周末集中授课+网络自主学习”的框架。
线下集中授课:周末为主
线下课程通常安排在周末,每月1-2次,每次1-2天,地点在校内或指定教学点。例如,资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员需每月第二个周末到校学习《地质灾害防治》等核心课程,由教授面对面讲解案例。2023年数据显示,超过70%的学员认为这种集中授课能高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部分专业如工商管理(MBA)还会组织企业参访,石家庄某制造业高管学员曾分享:“在课堂学完供应链理论后,老师直接带我们去本地龙头企业观摩,收获远超预期。”
线上学习平台:灵活补充
学校自主开发的“地大云课堂”覆盖全部必修课程,学员可随时观看录播视频、下载课件。以法学专业为例,《矿产资源法》等课程的视频更新率达100%,并配备在线测试系统。一位2022级学员提到:“出差时用手机就能完成80%的作业,系统自动批改选择题,主观题则由助教48小时内反馈。”平台还设有讨论区,教师每周固定时间在线答疑,解决异步学习中的难点。
实践环节:校企合作项目
部分专业要求完成实践学分。地质工程专业学员需参与校企联合课题,如2023年与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合作的“矿山修复技术应用”项目,学员分组提交方案并参与答辩。经济管理学院则通过模拟沙盘、财务软件实操等培养实战能力。一位参与过华药集团财务分析的学员表示:“小组用三个月梳理企业成本数据,最终报告被纳入公司优化方案,这种学习直接反哺工作。”
考核与考勤制度
考勤采用“线上签到+线下打卡”双轨制,缺课超过1/3者需重修。考核包含随堂测试(占比30%)、期末论文(50%)和课堂表现(20%)。2023年土木工程专业首次引入BIM建模作业替代传统考试,学员需在两周内完成某桥梁模型设计,教师根据创新性和技术细节评分。严格的制度保障了教学质量,近年申硕统考通过率稳定在65%以上。
个性化支持服务
针对基础薄弱学员,学校开设《科研方法论》《英语强化班》等免费选修课。2022级一位45岁的矿业安全学员通过英语班将统考成绩从42分提升至73分。论文阶段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指导学术规范,校外导师(如合作企业高管)协助选题落地。去年一位公共管理学员的论文《雄安新区地热资源政策研究》被河北省发改委采纳,成为个性化培养的典型案例。
这种多元化的授课体系,既保证了学术严谨性,又充分适应了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成为河北地质大学同等学力项目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