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是怎么上课的?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时间:2025-05-09 10:14
东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硕的上课方式
东北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同等学力申硕项目以灵活性和高质量教学著称。课程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兼顾在职人员的工作需求。以2023年教育学专业为例,学员每月需到校参加1-2次面授课程,每次集中在周末两天完成16课时,其余时间通过“东师在线”平台完成视频学习、作业提交和小组讨论。这种安排既保证了学术深度,又避免了频繁请假的问题。
线下授课的具体安排
面授课程通常安排在寒暑假或长周末进行集中授课。例如,2023年心理学专业7月暑期班,连续10天在净月校区完成《高级心理统计》课程,由博士生导师张教授亲自指导SPSS软件实操。教室配备双屏智慧黑板,学员可实时同步教师操作。课后还安排了长春市心理医院实地调研,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深受学员好评。据统计,近三年面授到课率稳定在85%以上,部分外地学员会选择提前一天入住学校提供的优惠价公寓。
线上学习平台的功能
自主研发的在线教育系统包含三大核心模块:直播回放库存储了近三年所有专业课程视频,支持1.5倍速播放和章节跳转;智能题库会根据学员错题自动生成薄弱知识点报告;论文指导专区配备知网镜像站,可免费下载文献。历史学专业王学员反馈,通过平台完成的《辽金史专题研究》课程作业,最终被导师推荐发表在《东北史地》期刊上。系统还会自动记录学习时长,需累计完成200小时在线学习才能获得考试资格。
特色教学实践活动
各专业会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特色教学。文学院定期组织伪满皇宫博物院现场教学,学员需根据文物撰写文化传播方案;数学统计学院则与吉林省统计局合作,提供真实经济数据用于建模分析。2022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曾开展“中学课堂沉浸周”,学员分组到东北师大附中观摩特级教师授课,并接受微格教学训练。这些活动计入实践学分,占总成绩的30%。
学术支持与考核方式
每名学员配备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学术指导,校外行业导师提供实践建议。课程考核采用“3+3+4”模式:平时作业(30%)、期中实践报告(30%)加期末闭卷考试(40%)。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性地采用“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录像”替代传统考试,学员需在四平战役纪念馆完成现场讲解并录制视频。对于全国统考科目,学校还会在考前组织免费强化辅导,近五年统考通过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
弹性学习年限设计
标准学制为2年,但允许延长至5年完成。教育学原理专业李女士因孕期申请暂停学习,复课后通过补修暑期课程赶上了进度。学校还承认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学分转换,最高可抵免总学分的30%。对于经常出差学员,部分课程提供“直播+多地考点监考”的解决方案,2023年就有37名学员在上海、深圳等6个异地考点完成了期末考试。
国际交流机会
表现优异者可申请与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的联合研究项目,2021年以来已有14名同等学力学员参与。外国语学院还与日本樱美林大学建立在线研讨会机制,学员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参与对方学校的《东亚文化比较》课程。这些国际经历在后续博士学位申请时具有显著优势,往届学员中有9人凭借此类经历成功考入985高校攻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