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心理学(学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多少钱一年?

来源:   时间:2025-05-29 10:23

心理学(学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概况

心理学非全日制学硕的学费因院校、地区、专业方向差异较大,通常每年在1.5万至5万元之间。以2023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为例,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非全学硕学费为2.5万元/年,华东师范大学约为2.2万元/年,而一线城市的985高校普遍高于地方院校。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学硕(学术型硕士)的非全日制招生院校相对较少,更多高校倾向于开设应用心理专硕(MAP)的非全项目,学费可能更高。

影响学费的主要因素

院校层级是学费差异的核心因素。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非全学硕学费为3.8万元/年,而地方性师范院校如福建师范大学则仅需1.8万元/年。专业方向也会影响费用,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实践性较强的方向可能比基础心理学方向高出10%-20%。地域差异同样明显,北京、上海高校的学费平均比中西部地区高30%左右。

隐性成本与附加费用

除了学费,心理学非全研究生还需考虑其他支出。部分院校要求集中授课期间的住宿费(如北京大学暑期课程住宿费约2000元/月),教材费年均约800-1500元。实践类课程可能涉及督导费用,某高校的咨询心理学方向要求学生完成100小时实习,需自行承担部分机构收取的场地费(约100-300元/小时)。参加学术会议或工作坊的年均花费可能在5000元以上。

学费支付方式与政策支持

多数高校支持分期付款,如华中师范大学允许分3学期缴纳2.7万元总学费。部分单位提供教育补贴,某三甲医院护理部规定,员工攻读心理学非全学位可报销60%学费(需签订服务协议)。值得注意的是,非全日制学生通常不享受国家助学金,但可申请商业银行的教育贷款,如中国银行"启航贷"最高可贷10万元,年利率4.35%。

性价比评估与择校建议

选择院校时需要综合考量投入产出比。某位2022级学员分享,其报考的西南大学心理学非全项目(学费2.4万/年)虽比本地院校贵40%,但可利用寒暑假到校本部参与导师的青少年心理研究课题,这种实践机会为其后来进入教育咨询行业提供了关键优势。建议考生对比各校的师资力量(如是否拥有长江学者、国家级实验室)、校友网络(部分高校定期举办行业导师见面会)等隐性资源。

近年学费变动趋势

心理学非全学费呈现年均5%-8%的涨幅。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学费为1.6万元/年,2023年调整为1.9万元/年。这种上涨与心理学专业热度提升直接相关——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数据显示,2023年心理学非全报考人数较2020年增长217%。但部分中西部院校为吸引生源推出优惠政策,如陕西师范大学对提前批面试优秀者给予20%学费减免。

与其他专业的横向对比

相较于MBA(年均5-15万)、法律硕士(非全年均3-8万),心理学学硕非全的学费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应用心理专硕(MAP)的非全项目通常更贵,如复旦大学MAP非全学费达12.8万元/全程。这种差异反映了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成本的本质区别,前者更侧重理论研究,后者包含大量实操训练环节。

在读学生的经济管理策略

多位受访学员提到通过兼职缓解经济压力。一位北京林业大学在读生利用周末在某心理咨询平台做初访接待员,时薪120元,可覆盖60%的学费支出。另有学员选择与同学合租校旁公寓(人均月租800元),比单独租房节省40%开支。建议考生提前规划:若选择2.5年学制,需预留至少8-10万元的总预算(含学费、差旅、资料等)。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