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来源:   时间:2025-04-28 10:25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

随着量子技术、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为满足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这类项目的上课方式灵活多样,兼顾工作与学习,具体形式因院校而异。

周末集中授课

周末班是最常见的非全日制上课方式。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安排在周六、周日全天授课。课程内容涵盖量子信息基础、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模块,学生每月需到校1-2次。这种模式适合本地或邻近城市的学生,既能保证工作时间,又能系统学习前沿技术。

晚间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部分高校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直播或录播形式在晚间进行,学生可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实验课和项目实践则需在周末到校完成。2023年数据显示,该校约60%的非全日制学生选择此方式,尤其适合经常出差或加班的技术从业者。

寒暑假集中学习

针对异地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院校推出寒暑假集中授课。每年1-2月和7-8月,学生需在校完成2-4周的密集型课程,包括量子计算实验室操作、半导体器件仿真等实践环节。一位来自深圳的芯片工程师提到:"这种模式让我能专注学习,还能直接向中科大量子实验室的教授请教。"

企业定制化培养

华为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智能计算"非全日制项目是典型案例。课程根据企业需求设计,每月最后一个周五至周日授课,部分课程直接在华为杭州研究所开展。学生可接触最先进的5G测试设备,并参与企业实际研发项目。2022年该项目毕业生中,有34%获得了技术专利或核心论文成果。

模块化分段教学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采用模块化教学,将量子电子学、光通信等课程分为8-10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集中3天完成。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顺序,两年内修满学分即可。一位在读的航天工程师反馈:"去年我优先选修了卫星通信模块,直接应用到长征火箭的遥测系统优化中。"

国际联合培养的灵活安排

部分中外合作项目如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项目,采用"国内线上+国外短期驻学"模式。学生平时通过虚拟现实(VR)平台参与英国教授的量子力学课程,每年暑期赴英进行2周实验研究。2023年该项目首次引入量子纠错码实操训练,使用格大超导量子处理器开展远程实验。

从实际案例可见,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正通过技术创新打破时空限制。无论是周末面授还是混合式学习,核心目标都是让在职人员深度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时保持职业发展的连续性。随着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未来可能出现更多沉浸式教学形态,如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实现的实时全息授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