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物流工程与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来源:   时间:2025-04-15 11:18

物流工程与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择攻读物流工程与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以提升专业能力。这类项目通常针对在职人员设计,上课方式灵活多样,兼顾工作与学习需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授课模式。

周末集中授课

周末班是最常见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之一。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该校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通常安排周六、周日全天上课,每月集中1-2个周末。这种模式适合本地或邻近城市的学生,既能保证工作日正常上班,又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例如,一位在顺丰速运担任区域经理的学员提到,周末班让他能够将课堂学到的供应链优化理论直接应用到下周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晚间授课模式

部分高校开设工作日晚间课程,通常安排在18:30-21:30。上海海事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就采用这种形式,每周2-3个晚上授课。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工作时间固定的职场人士。一位来自德邦物流的学员分享,晚间课程让他避免了周末长途奔波,下班后直接到校学习,时间利用率更高。不过,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精力要求较高,需要平衡好工作、学习和生活。

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技术进步,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逐渐普及。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采用"线上录播+直播+线下研讨"的方式,线上学习占比约40%。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观看教授讲解的仓储自动化案例视频,线下则分组讨论京东物流的智能分拣系统实践。这种模式突破了地域限制,一位在青岛港工作的学员表示,即使因疫情无法到校,也能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成港口物流规划的课程作业。

模块化集中授课

部分院校采用模块化教学,如浙江大学每年安排4-6次集中授课,每次连续5-7天。这种模式适合经常出差或异地工作的学员。一位在中铁物流负责全国网络规划的总监提到,他每年规划好时间参加3次集中学习,期间教授会带领学员参观杭州传化智能物流基地,实地分析园区动线设计。模块化教学强度较大,但学习体验更沉浸。

企业定制化培养

一些高校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开展定制项目。例如,西南交通大学与成都国际铁路港联合培养班,课程设置在港区会议室,内容侧重中欧班列运营实践。学员来自海关、货代、铁路等多部门,课堂上讨论的跨境清关问题第二天就能在实际工作中验证。这种定向培养模式针对性更强,企业通常会给学员调整工作时间以便参与学习。

国际交流模块

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项目包含海外学习环节。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与德国汉堡港合作,学员在两年学制中需参加为期两周的欧洲港口物流考察。去年一批学员实地调研了汉堡港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对比分析了与中国港口的作业效率差异。这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对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学员尤为宝贵。

不同高校的物流工程与管理非全日制项目各有特色,申请者应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居住地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上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许多院校临时调整了授课形式,建议咨询最新招生简章获取准确信息。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提升物流系统规划与运营管理能力。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