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来源:   时间:2025-04-10 10:4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硕)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

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在职人员的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职场人士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机会,而上课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与工作生活的平衡。不同高校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了多样化的授课模式。

周末集中授课模式

周末班是最常见的非全日制授课形式,尤其适合本地或邻近城市的学生。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通常安排周六、周日全天上课,每月集中1-2个周末。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时间固定,便于学生提前安排工作。2023级学生王敏在培训机构担任管理岗,她表示:"周末上课虽然辛苦,但周一至周五能专注工作,课后还有时间消化知识点。"部分高校会采用"隔周授课"制,如华东师范大学每两周集中一次,每次授课12学时,缓解学生连续学习的疲劳感。

晚间授课模式

针对工作日时间较灵活的学生,部分高校开设晚间课程。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每周安排3个晚上授课,时间为18:30-21:30。这种模式适合通勤便利的市区上班族,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精力管理能力。数据显示,2022年该校晚间班的到课率稳定在85%左右,略高于周末班。教师李教授提到:"晚间课更适合案例分析类内容,学生能结合当天工作经历展开讨论。"不过,这种模式在二三线城市较难推行,因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受限。

寒暑假集中授课

师范类院校更倾向采用寒暑假集中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将课程压缩至每年1月和7月,每次连续授课15天,每天6-8课时。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中小学教师群体,2023年该校录取的学生中,基础教育从业者占比达62%。曾参与暑期班的中学教师张伟反馈:"虽然强度大,但能系统性地掌握教育财政学等核心课程。"不过,连续授课对教学设施要求较高,部分高校会限制每班不超过40人。

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技术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新趋势。浙江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采用"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的方式,理论课通过平台直播,每月末组织1次线下案例研讨。2021级学生陈琳通过这种方式,在深圳完成了全部课程:"直播可回看的功能解决了出差时的学习难题。"数据表明,混合式班级的论文答辩通过率比传统模式高7个百分点。但该模式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实践性课程仍需线下完成。

模块化教学安排

部分高校借鉴MBA培养模式,将课程分为若干模块。例如西南大学将《教育政策分析》《学校经营管理》等课程打包为5-7天的短期模块,每年开设6个模块供学生选择。这种弹性安排尤其适合需要频繁出差的企业管理者。某教育集团高管赵先生通过累计参加12个模块,在两年半内完成了学分要求。模块化教学通常配备企业导师,在课程结束后提供3个月的实践指导。

异地教学点设置

为扩大辐射范围,部分高校在异地设立教学点。东北师范大学在青岛、大连等地设立授课点,每学期派遣教师驻点教学1个月。这种模式降低了学生的通勤成本,2023年青岛教学点的报录比达到5:1。但受限于师资调配,专业选修课的开课种类通常比校本部少30%左右。教学点一般要求最低开班人数为20人,否则会合并至其他校区。

不同上课方式各具特色,学生在报考前需综合考虑通勤时间、工作性质和个人学习习惯。建议提前查阅目标院校3年内的实际开课记录,有些高校标注的授课方式可能与实际执行存在差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使得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等环节成为各类授课模式的必备内容。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