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储能技术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来源:   时间:2025-03-28 00:39

储能技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热门研究方向,许多在职人员选择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以提升专业能力。这类课程的上课方式灵活多样,兼顾工作与学习需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授课模式。

周末集中授课

周末班是最常见的非全日制上课形式。例如,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储能技术专业,每月安排1-2个周末进行线下教学,课程涵盖电化学储能、氢能存储等核心内容。学生周五晚上报到,周六、周日全天上课,每次授课时长约16学时。这种模式适合本地或邻近城市的学生,既能保证学习深度,又减少通勤压力。

线上直播与录播结合

部分高校采用混合式教学,如华北电力大学的储能工程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直播平台(如腾讯课堂)实时讲授,学生可在线提问互动;实操类课程则录制为视频,供学员随时回看。2023年该校统计显示,85%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例如,一名来自宁德时代的工程师通过线上课程完成了《储能系统安全设计》的学习,并直接应用于企业项目。

寒暑假集中学习

针对异地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开设寒暑假强化班。每年1月和7月各安排10-15天的面授课程,辅以小组课题研究。2022级学生王磊(化名)分享道:“我在江苏某储能企业工作,利用暑假在合肥完成了《大规模储能并网技术》的实验室实践,导师还带我们参观了阳光电源的示范项目。”

模块化分段教学

一些院校将课程拆分为独立模块,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把储能技术专业分为“材料开发”“系统集成”“政策经济”三大模块,每个模块集中授课5-7天,间隔1-2个月。这种设计便于学生分阶段消化知识,同时适应项目周期。数据显示,模块化教学使课程完成率提升了22%。

企业定制化培养

部分高校与龙头企业合作开设定向班。比亚迪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的储能方向研究生,采用“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轨制,每月在企业研发中心开展2次案例研讨。2023届毕业生李芳(化名)参与的“商用车电池梯次利用”课题,直接转化为企业技术专利。

国际联合教学

中外合作项目如浙江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联合硕士,采用“国内线上+国外短期访学”模式。学生平时通过协作平台参与小组讨论,每年暑期赴伯明翰进行2周实验课。2024年课程中,学生对比分析了中英电网侧储能政策的差异,成果被收录于行业白皮书。

不同高校的授课方式各有侧重,选择时需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和时间安排。例如,从事研发岗位可能更适合实践导向的模块化教学,而政策研究者则可优先考虑国际联合项目。建议提前查阅院校招生简章,或联系在读学生了解具体细节。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