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戏曲与曲艺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来源:   时间:2025-03-28 00:39

戏曲与曲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

戏曲与曲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在职人士的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那些希望深造却又无法脱产学习的人提供了机会。这类课程的上课方式灵活多样,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又适应了现代人的时间安排。

周末集中授课

周末班是最常见的非全日制上课方式。许多高校将课程安排在周六、周日,方便在职学生兼顾工作与学习。例如,中国戏曲学院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通常每月安排两次周末集中授课,每次8-10课时。学生可以在两天内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课后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作业或参与讨论。这种模式尤其适合本地或邻近城市的学生,减少了通勤压力。

线上直播与录播结合

随着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成为戏曲与曲艺非全日制教育的重要补充。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采用“直播+录播”模式,理论课程通过直播平台实时授课,学生可在线提问互动;而实操类课程(如身段训练、唱腔练习)则提供录播视频,方便学生反复观摩。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认为线上学习节省了时间成本,尤其适合异地学生或演出任务繁重的从业者。

寒暑假集中面授

针对艺术类实践性强的特点,部分院校会利用寒暑假开展密集型面授。上海戏剧学院的曲艺专业每年暑假安排2-3周的集中训练,邀请梅花奖得主等名家现场指导。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角色塑造、舞台调度等高强度训练,平时则通过线上提交练习视频。一位2021级学生分享道:“暑假的集中学习让我在短时间内突破了唱腔瓶颈,老师的即时反馈比自学效率高得多。”

工作坊与实地采风

戏曲与曲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体验。北京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课程定期组织工作坊,例如带领学生参与京剧院的排练,或赴苏州评弹团观摩老艺人的表演。2023年春季,该校还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山西梆子采风活动,学生通过记录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深化对传统曲牌的理解。这类活动通常计入学分,且时间安排上会提前协调学员的工作档期。

个性化导师指导

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许多院校实行“导师负责制”。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曲专业为每位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导师,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线下或线上指导,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例如,一位专攻豫剧的学生在导师建议下,将自身工作(某文化馆的演出策划)与研究方向结合,最终完成《豫剧现代戏市场化研究》的毕业论文。这种弹性安排既保证了学术深度,又不会影响日常工作。

跨院校资源共享

部分高校建立了联盟合作机制。如“长三角戏曲教育联盟”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跨校选修课程,南京艺术学院的昆曲课与浙江音乐学院的越剧课可互相承认学分。国家图书馆的“戏曲文献数字化平台”向非全日制学生开放,方便他们远程查阅珍贵剧本和影像资料。这种资源共享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丰富了学习资源。

从周末面授到线上互动,从集中训练到个性指导,戏曲与曲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灵活的形式不仅保留了传统艺术的教学特色,更让在职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路径。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