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学历提升平台!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党的建设(学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来源:   时间:2025-03-28 00:37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灵活上课方式

对于在职人员而言,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其灵活的上课安排。以党的建设(学硕)专业为例,高校通常提供周末班、集中班和网络辅助三种主流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23级党建专业的课程表中,周末班占比达60%,课程固定在周六日全天,适合本地或邻近城市的学生;而中央党校的集中班则每两个月安排一次5-7天的密集型授课,2022年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吸引了78%的跨省在职公务员报考。

周末班的实践案例

北京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老师分享了具体案例:2021级学员张明(某区委组织部科员)每周五晚从河北乘高铁到校,周日晚返回。这种"周末通勤"模式虽然辛苦,但通过小组课题研讨与实地调研结合的方式,张明在两年内完成了《基层党建数字化改革》的专项研究,成果被所在单位直接采纳。该校同期学员中,采用类似方式的占比达43%,课后通过微信群持续讨论成为常态。

集中授课的独特优势

延安干部学院采用的"模块化教学"颇具代表性。2023年春季班将《党史专题研究》拆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3天理论授课和2天实地教学。学员王芳(某央企党群工作部主任)反馈,在枣园革命旧址的现场教学中,关于"整风运动"的案例讨论比纯理论授课印象更深。该校调研显示,集中班学员的课堂互动频次比周末班高出27%,但需注意每次授课前需完成约20学时的线上预习。

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创新

浙江大学开发的"党建云课堂"系统值得关注。其《新时代党建理论》课程采用"直播+回放+VR实景"三重架构,2022年使用数据显示:83%的章节讨论在夜间8-10点进行,VR参观中共一大会纪念馆的功能使用率达91%。该系统还嵌入了智能批改功能,学员提交的党性分析报告可在48小时内获得AI辅助评语。

特殊情境下的应急方案

疫情期间,各校普遍建立了应急预案。比如山东省委党校在2022年突发封控期间,迅速将《党内法规研究》转为"腾讯会议+学习通"双平台教学,通过分组屏显技术还原课堂辩论场景。值得思考的是,这种临时方案反而催生了"跨区域联合研讨"的新形式,当年京津冀三地党校学员共同完成的《区域化党建协作机制研究》被中组部收录为参考案例。

不同模式的适配建议

学员类型推荐模式时间成本典型院校
本地机关干部周末班+实地调研每周8-10小时北京市委党校
异地领导干部集中班+线上辅导每月40-50小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技术岗位人员网络主修+短期面授自主安排电子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的跟踪调查显示,选择与工作性质匹配上课模式的学员,论文通过率比随意选择者高出34个百分点。某省级机关人事处处长透露,他们现在更倾向推荐干部选择与其岗位特点相符的教学模式,比如信访部门人员适合案例密集的集中班,而政策研究室人员则更适合弹性较大的混合班。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隐私保障》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联系我们 |  渝ICP备1800472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