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SS 分析-全国在职读研招生信息网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本文运用SS 分析法,对中国31 个省区的经济增长经验(2001---2004)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中国加入WTO 以后,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作用。
在职研究生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在职读研五种途径 招生简章 报考条件 报考流程 报名时间 学费 考试科目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 同等学力 双证在职研究生

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SS 分析

来源:全国在职读研招生信息网

时间:2011-10-22

  1. 引 言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假设竞争均衡,认为:从长期来看,所有部门要素的收益率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资源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部门之间不存在要素转移。然而,世界银行的学者(包括Kuznets, Rostow, Chenery, Baumol)持不同看法,他们通过对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于发展情况的统计与历史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状况和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经济结构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
  
  与此同时,从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明显的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一国经济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经验却告诉我们:结构变化和调整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  
  
  由此可见,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理论界和经济实践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然而,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结构效应是否会随着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弄清楚这些问题,意义深远。
  
  2. 模型介绍和数据采集
  
  2.1 模型介绍
  
  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采用SSA(shift-share analysis)模型。实际上,SSA 模型存在两个分支[1]:第一个分支叫CSSM(constant shift share method),最早是由Fabricant(1942)提出,他注重跨产业(行业)分析,后经Massell(1961)、MarcelP.Timmer, Adam Szirmai(2000)等人的发展,提出了跨产业分析模型;第二个分支由Salter(1960)提出,他注重跨区域(国)分析,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的发展,提出了跨区域分析模型。根据实际需要,本文借鉴SSA 跨区域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SSA 跨区域模型也叫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 分析法),它是一种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相当注重实效的方法,现已成为在国际学术界通用的用于分析区域增长差距变动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
  
  SS 分析法的基本思路[2]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增长联系起来比较,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竞争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解解释。在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由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率为地区内各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而不同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供求弹性和生产率增长速度,因此,各部门经济增长率存在很大的差异。若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快速增长的部门为主,则会对该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推进作用,并使该地区的增长率快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则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为“有利于增长的结构”;反之,则属于“不利于增长的结构”,并使该地区在增长的速度上处于劣势。在区位因素方面,一个地区的地理区位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要素投入的生产率。一个拥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其要素生产率将高于那些处于区位劣势地区的要素生产率。
  
  根据SS 分析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G)可以分为三个部分[3]:地区增长份额(RS)、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和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DS)。用关系式表示即: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区位份额,从而将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量分解为三个分量:
  
  (1)地区增长份额式中:RS 代表假定该地区各部门均按全国GDP 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Y0i代表该地区第i 产业的基期产值;R 代表全国GDP 增长率。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如果低于实际增长水平,则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反之,则为负。
  
  (2)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式中:PS 代表该地区按照全国第i 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全国GDP 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该地区第i 产业随全国第i 产业增长(或下降)而增长(或下降)的情况:Ri 代表全国第i 产业的增长率。若某个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PS>0;反之,则PS<0。
  
  (3)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式中:DS 代表该地区第i 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全国同一产业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与全国相比,该地区在发展第i 产业方面具有区位(竞争)优势或劣势;ri 代表该地区第i 产业的实际增长率。某个地区竞争力高于全国水平,则DS>0;反之,则DS<0。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同样,地区经济增长率(Gr)也可以分为地区增长份额(R)、产业结构份额(R*-R)和区位(竞争力)份额(Gr-R*)。用公式表述如下:
  
  式中:Gr 代表地区经济增长率;R 代表全国GDP 增长率;R*代表各地区各产业按照全国该产业的增长率计算的假定地区增长率(R*=ΣY0i(Ri+1)/ ΣY0i -1)。
  
  若某个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R*-R>0;反之,则R*-R<0;若某个地区竞争力水平高干全国水平,则Gr-R*>0,反之,则Gr-R*<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公式中,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DS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因素。DS的大小受生产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投资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个地区DS<0,既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因而竞争力低,也可能是由于实际积累率低,因而增长速度缓慢。实际上DS 值包括了除产业结构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的影响。
  
  2.2 数据采集
  
  考虑到SS 分析法实际需要和数据可得性,本文采用2001---2004 年中国及31 个省级单位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包括:GDP、GDP 增长率、产业增加值和产业增长率。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2001--2004),所有数据都是可比的。
  
  3. 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SS 分析

  
  运用SS 分析模型研究中国实际问题,已有很多成果,其中,以袁晓虎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袁晓虎(1998)运用SS 分析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不同时期的结构效应不同[3]。陈海明、武松明、查成伟(2000)采用类似的方法研究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结论表明:不同地区的结构效应不同[2]。吴文丽(2002)通过对20 世纪90 年代重庆经济增长的SS 分析,结论表明:重庆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结构效应为负数;工业增长中,结构因素有利于工业增长,但正面作用不大[4]。
  
  由此可见,已有研究成果,都只是从单个省份出发,来探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借鉴SS 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1 个省级数据(2001--2004),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SS 分析,旨在弄清楚:中国加入WTO 以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怎样的?结构效应是否会随着区域的变化而变化?
  
  3.1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本部分运用上述SS 分析法,选取了2001---2004 年中国以及31 个省级单位的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并将相应数据分别代入模型①、②,得到最终数据处理结果(如附表3-1)。
  
  根据表3-1,可以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在总偏离方面。①东部沿海的总偏离为1669.26 亿元,其中,产业结构份额为612.33 亿元,区位份额为1041.12 亿元。可见,东部沿海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②中部地区的总偏离为 -1186.47 亿元,其中,产业结构份额为 -250.22亿元,区位份额为 -938.65 亿元。可见,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不利的影响。③西部地区的总偏离为 -480.2 亿元,其中,产业结构份额为 -425.50 亿元,区位份额为 -44.39 亿元。可见,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总偏离数据显示:东部>0>西部>中部,这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部塌陷”已经显现。这可以理解为:东部地区享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地理位置,在中国加入WTO 以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西部地区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在区域分工中得到较快增长;而中部地区却成为各种有利因素的盲区,“中部塌陷”现象由此产生。
  
  其次,在结构效应方面。东部沿海的平均结构效应值为0.023;中部地区的平均结构效应值为 -0.025;西部地区的平均结构效应值为 -0.061。结构效应值显示:东部>0>中部>西部,这表明:结构效应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
  
  3.2 组合分析
  
  上文主要针对三大经济区域进行整体分析,下面则注重对不同行政区域的组合分析。根据PS、DS 的不同范围,我们把中国31 个省级单位划分为四类(如表3-2):根据表3-2,从行政区域来看,中国各个省级单位经济增长中的标准偏离-份额因素呈现四种组合状况:
  
  (1)产业结构和区位两类因素都比较优越,均为正值的省级单位有6 个,即: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山西。在考察期内,它们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
  
  (2)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区位因素不具有优势。产业结构因素为正值,而区位因素为负值的省级单位有6 个,即:辽宁、北京、河北、上海、黑龙江、湖北。在考察期内,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一种“有利于增长的产业结构”。
  
  (3)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而区位因素明显起了重要作用。产业结构因素为负值,而区位因素为正值的有6 个,即:海南、江西、内蒙古、四川、西藏、青海。在考察期内,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以外的因素。
  
  (4)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均不具有优势,均为负值的省级单位有13 个,即:福建、吉林、安徽、河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这表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4.结论

  
  本部分借鉴 SS 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1 个省级数据(2001--2004),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SS 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经济区域来看。首先,总偏离数据显示:东部>0>西部>中部,这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部塌陷”已经显现;其次,结构效应值显示:东部>0>中部>西部,这表明:结构效应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
  
  (2)从行政区域来看。中国产业结构具有速度优势的省级单位有12 个,它们的产业结构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其余地区的产业结构却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上海的结构效应指数最高,为6.6%;海南的结构效应指数最低,为-25.6%。
  
  由此可见,中国加入WTO 以后,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作用;结构效应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上一篇:论民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差异

下一篇:【法硕论文】亚里士多德法治理念及借鉴意义

在职研究生,您是否符合报考条件?